中半山首季交投106宗 升29%
2011年04月20日 星期三
市場在3月份瀰漫着一片不明朗因素,總結過去一季,中半山卻錄得不俗的表現,不論是交投量和金額,也有着不錯的升幅。其中以成交量而言,則由去年第四季的82宗,大幅攀升至今年首季的106宗,增24宗,按季錄得29%升
今年首季,涉及的總成交金額,則為24.88億元,比去年第四季的19.7億元,多5.18億元,升幅達26%。市場陰晴不定下,交投仍可逆市上揚,主要是拜1月份大旺市所賜,該月共錄55宗買賣,佔整季的52%交投量。縱然2、3月,分別受農曆年因素,及日本3.11海嘯及核洩危機困擾,成交量仍逆市上升。
區內交投旺與不旺,某程度上與恒生指數扯上一定關係,恒指其間更一度大瀉逾千點,也曾在22100點的關口徘徊。在3月11至18日,只錄得6宗成交,恒指回穩後,在最後的一周錄得31%的買賣。
嘉慧園呎價25882 創新高
過去一季獲承接的單位中,各類樓價的交投,也錄得升幅,按季增5%至4倍不等。當中以樓價在500萬元以下的單位,升幅最厲害;去年第四季,曾一度在市場絕迹,但今年首季卻有4宗,悉數在麥當勞道的雨時大廈,樓價雖然介乎438萬至495萬元,惟個別呎價已升漲破1.2萬元水平。
區內的老牌豪宅,如馬己仙峽道的嘉慧園及花園道的愛都大廈表現相對突出。嘉慧園在一個月內,呎價更高出近兩成,其中在2月份,藝人顧紀筠及其夫婿,先以8,000萬元承接高層C室,呎價21,622元,及後另一間同層的B室,更被另一名買家以8,800萬元購入,呎價再破屋苑新高,達25,882元。
成交兩極化 大額戶看升7%
事實上,區內的成交價,可謂兩極化,呎價屬低水的單位每有追捧,惟區內破頂的成交,卻非冰山一角。如帝景園在期內錄得的4宗買賣中,3宗也是屬於低層戶,兩宗同涉及1座A室,高、低樓層呎價更有32%差距,最高呎價為28,911元。
短期內未見會有特別利好的消息出籠,新盤排山倒海推出,吸納市場潛在購買力,第二季交投量較首季應有兩成跌幅,每月交投徘徊在20餘宗,惟樓價可望平均有5%增長,當中供應罕有頂級豪宅,潛在5%至10%升幅。
美聯物業(01200)中半山助理聯席董事莊樹勤卻預期,同區的波老道21、23及25號地皮,將在6月推出拍賣,地皮面積11.29萬平方呎,估值高達109億元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2.5萬元呎。相信在此刺激下,加上港幣貶值及高通脹,對買家入市購買豪宅,起推波助瀾的作用。銀行早前提高同業拆息的按揭息率,對豪宅買家影響甚微,預測6,000萬元起的大額豪宅,在供應匱乏下,約有7%升幅。(4之3)
撰文: 龔綺玲
系列名: 豪宅季結系列
經濟日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